
湘伴导读
“诗画美韵,流传千年,青石板上,走过历史的痕迹……”
5月24日,一场古风大秀在“千年打卡地”永州上演:身着古装的少男少女们聚集在零陵古城冉溪广场,他们要在当晚竞逐出“一眼千年 零陵古城Cosplay国风古装秀(第一季)”的冠亚季军。
让古风与现代完成碰撞、交融,这是永州新名片的“打开”方式之一,然而,这张新名片的内容远不止于此。
永州的新名片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湘伴君就带你去看看。
01
入“宝山”,得见清凉
阳明山红军长征遗址群。 红日山山顶的“在云端”精品民宿。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02 探“宝藏”,一眼千年
阳明山独有的“小气候”让这里常年平均气温只有22度,盛夏时节晚上睡觉都需要盖被子。2023年,为做大做强避暑康养,当地推出了“走,去永州——畅享阳明山22℃的夏天”主题活动,并捧回了全国首批、湖南首个国家“避暑旅游目的地”金招牌。去年7月至9月,景区共接待游客79.5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
今年刚进入避暑季,不少游客就开始提前订房,“阳明山竹悦湾民宿”老板罗世杰透露,最近几天已经有百余名客户预订了6-8月的客房。
而金洞管理区的红日山则像一座“缥缈峰”:流岚雾霭、气候凉爽,从而成为永州避暑界“新秀”。位于山顶的“在云端”精品民宿总经理谭琴告诉湘伴君,去年12月试营业期间,市场反响良好,今年6月开始,他们租赁的4人座小型飞机将投入使用,用来接送入住游客。
永州立足山水资源优势,将避暑旅游作为重要发力点,同时扶持相关产业如民宿、研学、康养等的发展,力争供给适配需求,在遵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逻辑中,让永州名片有了新亮点。
这里如同一个“宝库”,闪耀着历史人文之光:舜文化的温润如玉;周子理学的灿若星辰;柳文化的千年之音……
山水是“骨肉”,文化乃“血脉”。“精耕山水、细作人文”的文旅融合就是要让“骨肉”见温度,让“血脉”有鲜活度。
“摩崖石刻讲究‘依山而成’‘依山而凿’,它的制作工艺通常是在天然的、不规则的石块、崖壁上就地进行打磨、镌刻……”浯溪碑林的讲解员杨次君娓娓道来。
湘江奔涌,浪花不时拍打着岸崖,摩崖上的诗词文章,如同历史对人耳语。
矗立千年的这些摩崖石刻,是从水石到人文的创造性转化,如今,它们又在科技的赋能下实现“活化”。
湘伴君在湖南科技学院看到了神奇的画面:包括石刻在内的文物“活”了起来,数字信息叠加物理环境,创造出一个能快速传播历史文化遗产故事的数字世界,同时运用计算技术,为文物修复和保护提供精确的数据和参考。
保护—研究—利用,环环相扣。政府、高校、民间,都在为永州文旅发力。
在全国首家集展示、收藏、保护、研究与传拓体验于一体的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永州潇湘意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湘伴君看到,这里分为展区和拓片活动区,既能观赏研究碑刻拓片,又能体验亲手制作拓片的乐趣。
文化体验往往直接促进旅游消费。这一点在零陵古城体现得非常明显。
2022年,零陵古城入选文旅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一到晚上,这里便灯火通明,游人如织。去年以来,古城依托柳子文化,打造“柳宗元文化旅游周·零陵夜宴”,创新推出“一眼千年·零陵古城cosplay”国风古装秀,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
深厚的历史文化犹如一座“富矿”,关键看如何挖掘。
03
永州新名片,还会有更多内容
两年,恰好是一个“留白”,让永州可以在新名片上续写更多内容。而对于永州来说,也确实还有着广阔的文旅发展空间。
地理上,永州地接两广,在吸纳两广,尤其是广东的游客上具有天然优势;同时,永州是中西部地区对接东盟的重要通道节点,2022年,已与东盟10国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地理区位优势,以及经贸活动带来的人气,无疑是文旅发展的“增强剂”,也因此,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打响名气,推进东盟华侨文化交流,将是永州的下一个目标。
资源上,“农林文生旅”呈“链式”发展。农业林业资源为优质特色产品提供基础保障,并持续构建良好生态环境;而历史、红色文化资源则充实着文旅内涵,可以铸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比如:中华文明发祥地、湖湘文化重要源头、瑶族同胞寻根访祖圣地、绝对忠诚的红色文化。
趋势上,旅游市场正在“下沉”。今年“五一”假期,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140%,增幅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市场的下沉,让小城市的文旅迎来发展机遇,淄博、天水、阿勒泰,都在这股潮流中有所收益。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永州正以”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名城“为目标,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全力完善“六要素”对接机制:“走,去永州”公共文旅平台+吃、住、行、游、购、娱,以紧紧抓住风口。
责编:田文
来源:湘伴微信公众号
下载APP